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有展》台北人真有福

[SANAA] 建築模型展覽
展期:2010/03/27-05/02
展場:士林紙業加工間@台北市福德路31號


SANNA事務所由建築師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兩人共同成立的建築事務所,設計風格簡約、明亮,具有流動通透的空間特質,擅於處理室內/室外、個人/社區*註1、公/私領域間的微妙關係,在外觀處理上也總是創新令人驚豔。




[nextmaruni project chair No.2946-23]
廣島MARUNI木工新企畫「nextmaruni」其中的一個。椅背分開成兩岔,讓人聯想到兔子的耳朵。於2005年米蘭設計週和其他設計師的椅子共同發表。



這裡有專訪妹島和西澤的對話紀錄,提到他們的生活、景仰的近代建築師和當代建築師以及他們想要作的建築類型等等,挺有趣的!倒數第二個問答,我想應該是所有以設計為生活的人努力的方向/態度。

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the young?
n: practice,
n+s: continue!
我想就是用我們的熱忱,不斷的嘗試、練習,不停止吧!

--------------------------------------------------------------------------------
[影展]城市、記憶、時光-城市/建築電影展
時間:2010/03/19-03/28
展場:UrbanCore Gallery@台北市中華路一段89-4號1樓


城市、記憶、時光-城市/建築電影展共邀集六部介於1920-1950年代之早期建築/城市電影,完全以16mm膠捲的型式放映。建築電影學的探討無論是「電影的建築」(Architecture in Film)-使用建築來作為電影之場景表現、記實記錄 ; 抑或是「建築的電影」(Film in Architecture)-將電影技術作為建築運用,如建築事務所透過動畫與影像傳達設計理念,既是建築設計的另一種面貌,也是使建築貼近人們的另一種媒介。
(免費參加,3/10起至MOT/BAR索票。詳情見

影展場次如下:
3/19(Fri) 20:00-21:12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3/20(Sat) 12:30-13:31 紐約!紐約!+這幾個小時
3/20(Sat) 15:00-15:53 柏林:城市交響曲
3/21(Sun) 14:00-15:58 大都會
3/21(Sun) 17:00-18:00 持攝影機的人
3/25(Thu)20:00-21:12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3/26(Fri) 20:00-20:53 柏林:城市交響曲
3/27(Sat) 15:30-16:30 持攝影機的人
3/27(Sat) 19:40-21:38 大都會(搖滾配樂版)
3/28(Sun)15:00-16:01 紐約!紐約!+這幾個小時
-----------------------------------------------------------------------------------
[Richard Rogers 理查羅傑斯 + 建築師:從住宅到城市]
展期:2010/03/06-05/02
展場:台北市立美術館1A展廳@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談到Richard Rogers就會想到他和義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共同設計出離經叛道之作─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將各種服務核動線、管道間拉到建築外觀立面上,各種管線排列外露,外觀像極了大型工業廠房,這在當時的巴黎來說是極具爭議性的建築,評價兩極,就算在現在看來仍是一個創舉,但無庸置疑的在當今龐畢度中心已成為今日巴黎的現代建築新地標,誰會想得到在他霸氣、堅毅粗獷的外表下蘊藏了豐富的當代、現代藝術作品呢

Rogers的作品展現了他對建築物外露服務核的興趣,提供符合使用機能的場所,也為滿足現代使用者的機動性需求。



本展以2007年龐必度中心落成三十週年展為基礎,蒐羅其自1960年代至今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展場設計以都市概念出發,在無隔間的開放展區中,展出大型創作年表、模型及特製影片,聚焦公眾、系統、透明、可辨性、都市、輕量、綠色等主題。無論提案實現與否,其顛覆的能量與背後的哲思,斐然可觀。

●公眾(Public)
公共空間乃社會價值之實質體現。公共空間是由使用它們的社群所形塑出來的,這些社群又被定義它們的空間所形塑出來。建築師的最大挑戰就在於設計出可以帶給週遭城市生命的建築物。而這就是羅傑斯四十年來設計工作重心所在的一貫目標。

系統(Systems)
建築現在可以成為受工廠環境控制的元件所製造出來的產品,而非在工地才能完成。在這種生產方式的運作下,個別建材和建物整體從而具備了形式、尺度、節奏與可辨性。

透明(Transparency)
建築裡所謂的透明是指將傳統上的分明層次表現出來,以及讓建築物有開放的光線和景觀。

可辨性(Legibility)
建築中的可辨性是指找出營造過程中的秩序、尺度與表達。

都市(Urban)
多中心的「緊密城市」,是一種城市型態、是提供高品質生活的一種經濟合理的方式。緊密城市將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並鼓勵不同年齡、身分的族群自由混合;行人、自行車、大眾運輸優先於一般車輛;因此緊密、永續發展和交通方便的活力城市是設計重點。

輕量(Lightweight)
輕量的結構可以較少材料做出更多。堅守輕盈之基,不斷探索以找出最為經濟的手段--透過與工程師的緊密互動以臻「少就是多」的境界。其結果就是創造出了一種輕量且符合機能的建築。

綠色(Green)
「綠色」意味著對環境負責的建築物與城市。


:: 延伸閱讀-設計評論/建築:Richard Rogers::
:: 訊息來源- 《室內》雑誌#199 03/2010 & 《La Vie》痞克幫
::

*註1:我想金澤21世紀美術館應該是個很好的例子,對此我特別印象深刻,顛覆了美術館展覽封閉於內的型態,注重人與環境的關係,建築師以一個海島型的概念,也就是利用圓型將不同的展區集中在內部,而最外圍是透明的玻璃落地窗,讓美術館猶如透明飄浮的大扁圓島一般,從外面環境也能對美術館內部的活動一目了然,是一種對外表示歡迎的態度。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城市的另種面貌

我們在觀察城市的當口,往往的印象都是光明面的,或是擁擠的。尤其是在攝影的當下,我們很難去除的就是人。
人在城市中當然扮演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們抽離了人?或是把整個都市就是想像成一個沒有人的地景,那或許是有另種趣味。
這是一個俄羅斯的攝影師,旅居美國,可以看這裡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我們常常都會說,我這個設計是禪風的,所以有什麼樣的元素.....那,什麼是禪風?
今天在看一本書的時候,他提出的問題。
好像我也回答不出來,所以查了維基百科:
禪,「禪那」( 梵語 Dhyāna )的簡稱,為佛教術語,漢語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原出自《奧義書》,為印度教術語,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習瑜伽的高級階段。後為佛教所吸收,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


禪的定義

禪那,漢譯靜慮,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1]。
禪那與禪定可視為同義詞,但是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入湼盤,所以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
《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學,是佛教的一種思想,其大意是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來解決問題。認為真正最為容易且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於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尋回並證入自性。其理論認為這種方法不受任何知識、任何邏輯、任何常理所束縛,是真正源自於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適合解決自我(你自己)的問題的。也就是說可以把禪理解為是一種最為簡單也是最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念頭中所包含的貪、瞋、痴,當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對外境不起攀緣染著,自內照而不昏沉無記是也。

我想可能要好好的消化一下吧....
不過簡單的說,應該就是所謂能夠讓你在定思中產生無上的智慧,套用在空間之中,就是這個空間可以讓我們產生冥想,可以讓我們在這個空間得到省思,理清思緒,我想這就是了吧。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